综述2023年第15期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93·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给氧的应用研究进展温双双余贺杲马亮*(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广东深圳518000)【摘要】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给氧在欧美国家、我国香港地区应用普遍,但是在国内推广应用速度较为缓慢。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给氧的应用现状,从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给氧的实施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应用人群、机构和地区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制订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给氧标准化护理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推进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给氧的临床应用。【关键词】无湿化;中低流量;氧气治疗【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2097-2644(2023)15-0293-03经鼻给氧是最常用的氧疗方式,传统观点认为给氧时常规对氧气进行湿化可以减轻呼吸道粘膜干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1]。也有研究表明,当为患者行经鼻中低流量给氧(以下简称中低流量给氧)时(<4L/min)患者上呼吸道黏膜自身的湿化功能和空气本身的湿度足以对氧气起到湿化作用[2],可不必对氧气进行湿化,且湿化的氧气瓶存在被污染的可能,会增加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风险[3]。20世纪80年代,美国胸内科医师学会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提出为成人进行经鼻中低流量给氧时,氧气可不湿化[4],随后在欧美、部分东南亚地区和我国香港地区,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给氧(以下简称无湿化给氧)被列入氧疗指南中并被普遍应用[5-7]。但在我国大陆地区,无湿化给氧研究开展较晚。2010年,李珑[8],于世花[9]等国内学者开始在呼吸科患者中开展相关研究,无湿化给氧在国内逐渐发展。2017年,楚姝等人[10]对无湿化给氧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主要对无湿化给氧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近两年也有学者进行了大样本的多中心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无湿化给氧的临床应用效果[11]。本文拟通过回顾和分析国内外无湿化给氧应用的相关指南及文献,对无湿化给氧实施方案、临床应用效果、经济效果评价、开展人群和地区等进行梳理,为制订经鼻中低流量氧气吸入标准化护理实践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无湿化给氧的实施方案氧气吸入是指通过给氧来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一种治疗手段。无湿化吸氧装置是一种连接医院氧气供给系统为患者供氧的装置,无湿化给氧的实施方案暂未统一,目前最常采用的是将干燥的湿化瓶与一次性吸氧管连接为患者给氧,干燥湿化瓶的更换时间从每天更换到每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