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口头创腔是京剧自晚清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唱腔创作传统。程砚秋是20世纪前期在唱腔创作方面成就最突出的著名京剧旦角演员,其独树一帜的唱腔被称作“程派”唱腔。值得注意的是,程砚秋曾对京剧及创腔的原则和方法做过专门阐释,即本文要重点分析他的关于京剧创腔原则及方法的长篇讲话整理稿《创腔经验随谈》。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根据京剧音乐的局内人—演员的口头阐述记录的关于口头创腔的文章,是研究京剧音乐创作、传承的重要文献。本文从京剧的口头创腔传统入手,以程砚秋的《创腔经验随谈》及《戏场上的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程砚秋所阐述的京剧及戏曲创腔原则和方法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京剧口头创腔传统及其在京剧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一、京剧口头创腔传统与程砚秋的阐释口传身授是京剧的基本传承方式①,其唱腔及伴奏的传承都不依赖乐谱。而口头传承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又形成京剧演唱及表演的“活口”传统,即舞台上的演唱及表演不受剧本和乐谱限制的传统。与这种口头传统相联系的便是本文要进一步论述的京剧的口头创腔传统②。通过作报告、讲座和讲课等方式对戏曲表演、音乐及传承的艺术传统进行口传身授式的阐释,是20世纪50年代程砚秋在戏曲艺术传承方面的重要贡献。仅被收入《程砚秋戏剧文集》中的讲话记录整理稿就有《谈歌唱的技术》(1951)、《舞蹈与歌唱问题》(1951)、《略谈旦角水袖的运用》(1956)、《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1957)、《戏场上的音乐》京剧口头创腔传统与程砚秋的创腔原则及方法海震【摘要】口传身授是京剧的基本传承方式。口头传承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形成京剧演唱及表演的“活口”传统,与这种口头传统相联系的便是京剧的口头创腔传统。口头创腔是京剧自晚清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唱腔创作传统。程砚秋是20世纪前期在唱腔创作方面成就最突出的著名京剧旦角演员,他曾对京剧及创腔的原则和方法做过专门阐释。从京剧的口头创腔传统入手,以程砚秋的讲话整理稿《创腔经验随谈》及《戏场上的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程砚秋所阐述的京剧及戏曲创腔原则和方法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京剧口头创腔的传统及其在京剧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关键词】京剧;口头创腔;程砚秋;演员;传承京剧口头创腔传统与程砚秋的创腔原则及方法研究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44(1957)、《谈戏曲演唱》(1957)、《谈如何学艺》(1957)、《创腔经验随谈》(1957)等十余篇。限于本文的主题和篇幅,以下主要以《创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