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陈建强1,宋大钊2,常博1,李振雷2,潘鹏志3,兰世瑞2,朱红伟4,杨华康2(1.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00;4.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东煤矿,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现有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方法以采掘前揭露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为依据,属于静态评价,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距,如何与采掘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相结合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此,综合地质及开采条件和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耦合评价方法,并在典型近直立煤层工作面进行了应用。首先,通过改进综合指数法提出工作面采掘前静态评价方法,包括将综合指数法包含的评价指标进行线性归一化得到单指标危险指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通过加权求和分别得到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确定的危险指数,然后将两个危险指数加权平均得到静态评价危险指数;其次,利用监测数据构建了采掘过程中动态评价方法,包括根据微震和钻孔应力监测特点及其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构建了微震能量密度和钻孔应力变化率作为动态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线性归一化分别得到震动场评价指数和应力场评价指数,将两者加权平均得到动态评价危险指数;最后,利用加权平均法将静态评价危险指数和动态评价危险指数进行耦合叠加得到耦合评价危险指数,根据该指数来确定危险等级和危险区域。上述方法在乌东煤矿+450B3+6工作面的应用结果显示,静态评价方法在工作面回采前划定4个中等冲击危险区和1个弱冲击危险区,动态评价方法判定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岩柱侧具有较高冲击危险性,静动态耦合评价将静态评价的部分弱冲击危险区再评价为中等冲击危险区;通过工作面回采过程的支架压力监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冲击地压显现事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发现静动态耦合评价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研究成果为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关键词:近直立煤层;冲击地压;冲击危险评价;监测数据;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TD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3−2336(2023)09−0024−11Static-dynamicrockburstriskassessmentmethodinnear-verticalcoalseamsCHENJianqiang1,SONGDazhao2,CHANGBo1,LIZhenlei2,PANPengzhi3,LANShirui2,ZHUHongwei4,YANGHuakang2(1.CHNEnergyXinjiangEn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