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高中教研近五年英语高考写作积极语用导向研究———以全国一卷为例黄沅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佛山528000)摘要:英语写作是一项输出性技能,可传达作者对某一主题的想法。然而,英语写作考试似乎已趋于形式化,考题类型稍显单一,考生为了获得高分而套用模板,削弱了写作的输出性功能,也导致了机械学习。文章总结分析近五年英语高考全国一卷的英语写作题目、体裁、题材三方面内容,以积极语用为分析框架,发现全国一卷的英语写作测试中,引导考生在写作时输出积极语用的情况并不乐观,并对此提出建议,出题者应结合时事或考生的兴趣等创造情境,选择不同的题材和体裁,将考查应用性写作技能与引导学生表达个人想法均衡结合,引导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更多使用积极语用。关键词:历时研究;高考英语;英语写作;积极语用学一、英语高考写作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改革高考,以逐步改革中国的教育,希望将重点从分数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上。在这种趋势下,研究分析考卷是发现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的途径之一。而在英语考试中,写作是体现语言学习成果的综合测试,它涉及语法运用、选词用句、逻辑思维等方面。写作考试应引导考生传达他们对话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套用机械的写作模式和陈词滥调。我国的高考试卷有多种,其中一个广泛使用的类型是高考全国卷(以下简称“全国卷”)。圆园圆员年以前,全国卷分为一卷、二卷和三卷,三类难度不同,各省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试卷类型。圆园圆员年,一卷与二卷合并为全国乙卷,三卷改名为全国甲卷,并增加了新高考全国一卷和二卷。文章研究了圆园员愿—圆园圆圆年的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的写作题。具体而言,圆园员圆—圆园圆园年为全国一卷,而圆园圆员年与圆园圆圆年为全国乙卷。二、积极语用学概述积极语用学是指在主体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和深入论证后输出的一种语言表达行动。在中国,积极语用和积极语言在汉语教育领域被提及,学者主张,教师应该从积极语用教学的角度来教育学生。有研究将视角放在汉语写作上,讨论高考汉语写作考试是否引导考生使用积极语用,或者研究源园年来高考汉语写作考试的变化趋势,向积极语用方向发展,以显示积极语用在汉语教育中的重要性。由此可知,积极语用在汉语教育教学中受到了较多的重视,也有关于汉语写作考试的积极语用研究,但对于英语写作考试,以积极语用学为出发点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