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7No.5Oct.2023第37卷第5期2023年10月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nxiDa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收稿日期:2023-05-19作者简介:高再兰(1975-),女,湖南岳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学、方言学、语言类型学。近代汉语与汉语方言中的高频副词“尽/侭着”高再兰(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元明清典型白话文作品中词语的独特用法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在《红楼梦》《元曲选》等经典近代白话作品中有一个广泛使用的高频率副词“尽/侭着”,相当于普通话的“总是、老是”。方言中也普遍存在“尽着”类高频副词。文章通过对近代汉语语料的考察,结合方言中“尽”类副词的用法,考证了近代汉语“尽/侭着”的来源,进一步揭示语言演变的规律和语言接触的事实。关键词:“尽/侭着”;高频副词;近代汉语;汉语方言中图分类号:H13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0882.2023.05.016在清中期作品《红楼梦》[1](P582、786、620)中可以见到“尽/侭着”大量用作高频率副词。如:(1)我也说过他几次,他牛心不听说,我也没那么大精神和他们尽着吵去,只好由他们去。(《红楼梦》第八十四回)(2)宝钗不待说完,便道:“你醒醒儿吧,别侭着迷在里头。现在老爷太太就疼你一个人,老爷还吩咐叫你干功名长进呢。”(《红楼梦》第一一七回)(3)所以我想他们若尽着搁在一块儿,毕竟不成体统。(《红楼梦》第九十回)以上例句中的“尽/侭着”修饰持续动词“吵”“迷”“搁”等,语义上相当于普通话的“总是,老是”,为高频副词。现代汉语方言中也存在一系列“尽”加持续态标记构成的“尽”类高频义副词,如“尽自”“尽倒”“尽的”“尽哒”“尽个”“尽得”等,本文拟对近代汉语中高频副词“尽/侭着”的来源进行考证,以进一步弄清语言演变的规律与语言接触的事实。一、近代汉语“侭/尽”与“着”的用法(一)“尽”与“侭”的区别要考察“尽/侭着”的来源,首先必须明确“尽/侭”与“着”的用法。从《汉字源流字典》[2](P231-232)与《古汉语大词典》[3](P835-836)释义来看,“侭”与“尽”具有明显的区别。“尽(jìn)”读去声,作动词表示:①完、竭;②终止;③达到极限或使之达到极限;④全部使出或用出。作副词表示:①全部、都。“侭(jǐn)”读上声,作动词表示:①任凭;②尽量;作副词表示:①老是。《现代汉语词典》[4](P677-679)与《古汉语大词典》释义基本一致。《近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