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近些年来,国内对于文化交际研究多针对留学生,对出国任教的对外汉语教师关注甚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并对晋商精神作出“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精准概括。晋商这个群体在中国历史上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将以义制利作为自己的处事准则,在开辟一条条商路时,靠的是一个个的同乡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加入商业行会,休戚与共。晋商艰苦奋斗的意志能唤醒在异国他乡的教师为汉语推广事业献一份力。注重以诚信为本,将提升汉语与汉文化圈的国际地位。汉语国际教师出国后可以仿照晋商会馆建立一个汉语文化圈聚集地,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经验的场所。一、赴外汉语教师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赴外教学的教师与来中国留学的留学生一样,价值观、风俗与当地人不同,且外派教师需要一边教学一边克服跨文化冲突且担负着将传播文化与语言推广的压力,对于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是一次极大的考验。(一)首次进行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间存在语言、价值、信仰、习俗等多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彼此国家文化的差异,就很难理解对方的表达差异和行为模式。尤其多数赴外汉语教师很大一部分是出国志愿者,他们正在上学或者刚从学校毕业,鲜有跨文化交际的经历,仅仅通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很难实现快速跨越语言障碍和文化冲击带来的焦虑和失落,且适应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二)自我效能感缺失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教师是否愿意持续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对外汉语教师自我效能感缺失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各位赴外汉语教师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这使得各位赴外汉语教师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倍感压力。随着孔子学院遍地开花,越来越多外国人接触中国文化,能否向世界人民展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与赴外汉语教师的一言一行密不可分。二是在陌生的环境下,日常生活中教师会因文化、习俗、思维产生不适感,对于突发情况经常手足无措,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西方学生喜欢当面指出教师的问题,这会使得中国教师感到紧张、尴尬和焦虑,进而引发自我效能感缺失。(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交际者对社会个体或群体过于笼统、简单化的分类。它往往建立在表面现象和不充分的观察之上,一旦形成后很难更改,常常引起严重误解和偏见。教师产生刻板印象主要来源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