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近十年我国宗教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述评程洪猛(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城市民族和宗教研究中心,上海200237)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来我国关于宗教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了择要梳理,包括对五大宗教人才培养情况的研究动态,宗教人才培养总体性研究以及对该问题研究的未来展望等内容。佛教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其现代性和社会性问题,伊斯兰教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经堂教育,基督教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和教育思想的阐发。道教和天主教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薄弱。作者建议加强宗教人才培养的学术研究。关键词:宗教人才;宗教人才培养;宗教教育;宗教院校D0I:10.3969/J.ISSN.1672-0911.2023.06.097中图分类号:B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911(2023)06-0097-17宗教人才培养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要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谐、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国各宗教历来重视宗教人才培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宗教团体均在宗教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绩。学术界对宗教人才培养、宗教教育等问题一直保持关注,发表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中国知网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论文有300余篇。本文仅就近十年来我国关于宗教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动向作择要述评,并就宗教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的方向与前景提出个人观点。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关于佛教、道教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关于伊斯兰教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关于天主教、基督教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关于宗教人才培养问题的综合研究,以及宗教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的未来展望,以下分而述之。收稿日期:2023-07-25作者简介:程洪猛(1985一),男,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城市民族和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讲师。引用格式:程洪猛,近十年我国宗教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述评[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6):97-113.97理论探索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一、关于佛教、道教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之所以把佛教和道教放在一起来讲,原因有二:一是两教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具有相似性;二是道教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成果不多,不再另辟专节。宗教人才培养的平台有多样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