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卷第8期2023年8月CURRICULUM,TEACHINGMATERIALANDMETHODVol.43,No.8August,2023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课程化倾向及其形成机制肖磊摘要: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中弥漫着一种教学课程化倾向。教学课程化倾向企图将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课程化,其实质是打着“课程与教学相统一”的旗号将不同时空中的活动不恰当地等同起来,导致概念模糊、令人费解,方法理想、实施困难。教学课程化倾向是在对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亦步亦趋、对西方教育理论的简单移植、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浮光掠影、课程论与教学论两个学科间的复杂情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课程论学科与教学论学科应该坚守学科立场,加强重大问题攻关和理论建构,推进课程理论研究和教学理论研究齐头并进、合作共赢,以高质量理论指导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关键词:教学课程化倾向;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教学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0186(2023)080064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教学转化: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论建构”(BHA200142)。作者简介:肖磊,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开封475004)。世界教育改革浩浩荡荡,唯有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教育改革方能奏效。我国当前正处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期,深入探索并自觉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应该成为新时代开展教育改革的方法论前提。然而,近年来我们的教育改革中始终弥漫着一种教学课程化倾向。这种倾向打着“课程与教学相统一”的旗号,伴随复杂的学科情愫,盲目模仿西方教育实践、照搬西方教育理念,企图将教学的方方面面纳入课程范畴,即欲将教学全面课程化。这种倾向混淆了课程与教学的界限,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界又普遍将课程神秘化、幽灵化,已经给学校教学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改革的形式化。因此,本文围绕教学课程化倾向的现实表征、形成机制、超越之道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澄清长期以来的误导,厘清教育改革的方向。一、教学课程化倾向的现实表征教学课程化倾向意在将教学的全部要素和过程纳入课程视域进行审视和重构,希冀在实践领域带来一场教学革命。教学课程化倾向突出表现在教学概念课程化、教学主体课程化、教学目标课程化、教学内容课程化等方面。对教学课程化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