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期*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理论及权责机制研究”(课题编号:AAA21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1.龚滢(2000-),女,安徽宣城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2.随国栋(1991-),男,安徽阜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教材基本理论研究。权力运行一直是教材建设的核心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的教材建设实践改革无不与权力运行关系调整有关。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教材建设实现统一编写到一纲多本再到统分结合统筹为主[1],这些实践的背后都深刻反映着教材建设权力运作方式的变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2]自此,隐藏在教材建设背后的权力运作关系被凸显出来。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那么,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这样一种被明确定性了的权力,其基本内涵是什么?又是如何运行的?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着我们对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实践的深度与广度。未来,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在实践过程中将会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要义、权力作用的基本运作逻辑、权力运作的潜在风险以及权力作用的风险规避策略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全面把握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行规律和风险挑战,增强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权力运行的预见性,对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政策更好落地或有裨益。一、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要义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基本要义的阐明,不仅是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建构自身理论话语方式的理论自觉,也是外部主体进行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关系互动的前提。(一)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一种合目的性的价值寻求所谓合目的性,是指事物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能力[3],要求事物必须符合某一目的需求主体自身的需要、利益等价值追求。从权力的来源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是一种国家权力,这种权力在其根本上来源于人民。所以,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要合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作用逻辑及风险规避*姻龚滢1,随国栋2摘要: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是一种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合法律性的社会关系活动。从权力的运行逻辑看,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权力运作遵循着目的价值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