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和多点近视离焦眼镜对青少年近视眼轴的对比分析文刘志明1,2付豪1,2陈思童1,2李岩1,2通讯作者:李岩98专业技术眼科医学摘要: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和多点近视离焦眼镜对于控制青少年近视眼轴增长的有效性差异,探讨青少年近视防控短期内不同矫治方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于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8~14岁近视青少年203例,采集了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以及视力、眼轴、屈光度等近视相关眼部生物学参数,纳入标准为球镜-1.00D~-4.00D,根据不同近视矫治方式分为两组,其中配戴角膜塑形镜组纳入100例(A组),配戴多点近视离焦眼镜组纳入103例(B组),使用索维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SW-9000)测定眼轴,以配镜时的眼轴测量值为两组眼轴的基线值。比较连续戴镜3个月以及戴镜1年后眼轴长度的变化,进而对比两种矫治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青少年连续戴镜治疗三个月后测量眼轴长度,A组眼轴平均增长0.081mm,B组眼轴平均增长0.08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B组眼轴增长量(0.285mm)显著高于A组(0.198mm)(P<0.05)。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和多点近视离焦眼镜3个月内青少年眼轴增长控制效果无显著差异,治疗1年时角膜塑形镜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多点近视离焦眼镜。关键词:角膜塑形镜;多点近视离焦眼镜;青少年近视;眼轴长度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显著增加[1~5]。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50亿人会受到近视的影响[6,7]。近年来,对于近视防控的研究越来越多,近视防控的理论主要有三大方面:光学干预、户外活动和药物治疗[8]。药物方面,目前临床中普遍应用的为低浓度阿托品(0.01%~0.05%)[9]。光学方法则主要基于EarlSmith团队提出的一个假说,即控制周边视网膜图像以保持近视而非远视的离焦,能够起到抑制眼轴增长的作用[10]。主要方法包括使用双焦镜片和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干预。尽管这两个方法在研究中确实具有统计学效果,但它们的临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11]。近年来,根据这一假说进行的视光学和临床研究开始着重于设计用于控制周边视网膜图像的眼镜片和角膜接触镜片[12~14]。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OK)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临床技术,通过夜间配戴具有反向几何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使得中央角膜变平,以矫正轻度至中度的中央或轴上近视[15]。过去几年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近视儿童夜间使用OK镜可有效降低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