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2023年第28期(总第368期)理论探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选课走班逐渐成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的主流组织形式。笔者基于现有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关于我国高中选课走班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应用研究领域,缺乏相关的系统梳理。本文将对我国近五年高中选课走班制的研究情况进行述评,以供参考。一、选课走班制的内涵对于选课走班制的内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界定,部分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界定。第一种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角度出发,肖巧玲、叶舒婷认为选课走班制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班进行学习的模式[1];张昕认为选课走班制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等重新组织教学班进行教学的模式[2]。第二种是从学生的学业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孟令华认为选课走班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3]。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选课走班制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班级进行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二、选课走班制的类型不同的研究者对选课走班制的类型划分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俞晓东认为可将选课走班制分成三种类型:全选全走型、定二走一型、套餐式组合型[4]。第二种观点是从科目设置组合的角度出发,王新凤认为选课走班制的模式有三种:全员全科分类分层选课走班、“3+1”模式或“3+2”模式、固定教学班[5]。第三种观点是从分层教学模式的理念出发,李晓辉认为选课走班的形式包括三种类型:分组分层选课走班、选科分层走班、分项(类)选课走班[6]。第四种观点是从两个主体班型的关系出发,这里以天津市普通高中的选课走班制为例,霍晓宏和樊雅琴认为选课走班制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主流形式: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形式、提供几种组合的行政班形式、一生一课表的完全走班形式[7]。第五种观点是从学生所选科目的情况及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朱振华认为选课走班制有四种模式:完全走班制、单元走班制、对开选课制、组合选课制[8]36。三、选课走班制教学模式的特点关于选课走班制教学模式特点的研究,不同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教学模式特点的归纳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