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02-21修回日期:2023-04-13基金项目:黄河流域生态状况评估(2015-2020年)(鲁环函[2020]202号)。作者简介:刘建军,1982年生,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研究。E-mail:272781784@qq.com通信作者:姜腾龙,1985年生,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遥感监测研究。E-mail:304282486@qq.com近20a济南泉域水源涵养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刘建军,田勇,姜腾龙,孙军,刘贵芬,杨晓钰(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为探究济南市的水源涵养量,利用Arcgis软件划定泉域范围,通过解译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获取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基于InVEST模型并结合气象、土壤、地形等数据估算泉域水源涵养量,分析了近20a来泉域水源涵养量和涵养能力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泉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其中耕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470.1km2;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增长较快,增幅为9.1%;林地草地面积也呈增长态势,增幅为4.1%,面积占比达到了32.3%。泉域水源涵养量为157.9~238.3mm,均值为188.8mm,受降水影响较大;泉域水源涵养率为23.5%~25.9%,平均为24.2%,水源涵养能力较低。时间上,多年水源涵养率基本保持稳定;空间上,南部山区水源涵养能力较之前有所提升,中部受城市化影响而下降显著。各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土地>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水域湿地,水源涵养率分别为49.15%、30.32%、20.09%、17.69%、8.62%和8.31%。区域内水源涵养功能区以一般重要区为主,面积占比为40%,极重要区内林地占比为94.62%。植被类型和气象因素是影响区域水源涵养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土壤类型适当调整植被配置。关键词:水源涵养;InVEST模型;土地利用;济南泉域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075(2023)05-0048-10DOI:10.15928/j.1674-3075.202202210044水生态学杂志JournalofHydroecologyVol.44,No.5第44卷第5期2023年9月Sep.2023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必然条件,根据其结构、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系,能有效评价其服务功能。水源涵养功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植被及土壤将降水拦蓄、吸收、积蓄在系统内,具有抑制蒸发、调节径流、净化水质等功能(吕一河等,2015)。在不同尺度的生态区划中,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济南被誉为“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