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13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杜娜秦皇岛市海港区招生办公室,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这也就意味着信息技术人才在未来社会必然会更加受欢迎,所以,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对其未来学习和良好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文章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出发,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4340引言信息技术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适应数字化和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1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硬件设备不足教学硬件设备不足是影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一方面,由于学校整体教学资源的不足,仅有的教学资源也更多地向“主科”偏移,而类似于信息技术等较为冷门的学科则很难分配到充足的教学资源,这就意味着学生的上机操作课会大受影响,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信息技术课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迭代极快,尤其是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软件,一些陈旧的电脑设备是无法运行这些软件的,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与此同时,由于教学硬件的缺失等原因,也会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进而导致“教”与“学”的情绪不高,最终信息技术课也会愈来愈边缘化。1.2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对学生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需要模仿教师的操作进行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练习任务。当学生自主操作时会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信息技术知识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外,还与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会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按部就班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并不了解,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影响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