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造血+泌尿(答案)1.CD2、CD3、CD4、CD7和CD8是T细胞及其肿瘤的标志。2.CD19、CD20、CD79a、PAX5和表面Ig是B细胞及其肿瘤的标记。3.CD56是NK细胞标记4.幼稚的B和T细胞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区别与成熟的淋巴细胞肿瘤。5.CD13、CD33、CD117和MPO常在髓样细胞表达,可用来区别髓系肿瘤与淋巴瘤。6.B-ALL:儿童,白血病,骨髓累及;T-ALL:青少年,局部包块,常累及胸腺;免疫表型:约95%病理的瘤细胞表达原始淋巴细胞的标记:TdT、CD34,还可表达CD10、CD1a以及B/T细胞抗原。7.遗传学改变:t(14;18)染色体易位,BCL-2基因活化,约90%的肿瘤病例表达Bcl2蛋白。8.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遗传学改变:BCL2基因易位、MYC基因异位、BCL6基因异位9.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病理变化:满天星;免疫表型:CD19、CD20、CD79a,Bcl-6、CD10;遗传学:MYC基因易位,t(8;14)(q24;q32)最常见。10.2/3发生于中线面部,总是累及结外,鼻腔最好发,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CD56、CD2、胞质型CD3、细胞毒性分子,可检测出EBV编码的小RNA分子。11.蕈样霉菌病/Sezary综合征12.直径15~45um的瘤巨细胞,瘤细胞胞质丰富,略嗜酸或嗜酸碱性,核圆形或椭圆形,双核或多核;核膜厚,核内又一大而醒目的、直径与红细胞相当的、包涵体样的嗜酸性核仁,核仁周围有空晕;双核R-S细胞的两个核呈面对面排列,彼此对称,形似镜中之影,称为“镜影细胞”。13.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典型R-S细胞少见,LP细胞,不伴EBV感染,表达B细胞标记,CD20、CD79a常阳性14.结节硬化型:占CHL的40-70%,好发于颈部、锁骨上和纵膈淋巴结,年轻女性病人最常见,肿瘤细胞为陷窝细胞,10%~40%EBV感染,伴明显纤维增生,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分隔淋巴结为大小不等的结节,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常常较多。15.混合细胞型:较常见,占CHL的20%-25%。以男性、年长者多见,常伴有系统性症状,并累及脾脏和腹腔淋巴结。镜影细胞、单核型RS细胞均多见,75%EBV感染。16.富于淋巴细胞型:较少见,约占5%。病变组织中有大量反应性淋巴细胞存在。镜影细胞,40%EBV感染。17.淋巴细胞减少型:最少见,预后最差,镜影细胞、多形性瘤细胞,好发于HIV阳性者。18.t(9;22)(q34;q11)易位形成费城染色体,形成BCR-ABL1融合基因。19.病因和发病机制: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补体l,免疫复合物沉积;病理变化:肉眼:大红肾/蚤咬肾,镜下:内皮细抱、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腔狡窄或闭塞,肾小球血量减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