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答案)1.OX-LDL是最重要的致粥样硬化因子。2.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损伤,使血浆成分包括脂蛋白易于过量地沉积在内膜,同时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出各种活性物质,进一步加重了内皮细胞的损伤,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损伤的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吸引单核细胞聚集、黏附于内皮,并迁入到内皮下间隙,经其表面的清道夫受体、CD36受体和Fc受体的介导,源源不断地摄取已进入内膜发生氧化的脂质;SMC源性泡沫细胞:内皮细胞的损伤或非剥脱性的功能障碍以及内皮细胞更新、增生,均可引起其分泌生长因子,从而激活动脉中膜SMC经内弹力膜的窗孔迁入内膜,并发生增生、转化、分泌细胞因子以及合成细胞外基质。SMC经其表面的LPL受体介导而吞噬脂质。3.脂纹:是AS肉眼可见的最早病变,常见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病灶处的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体积大,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大量小空泡,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和SMC,苏丹Ⅲ染色呈橘黄(红)色,为脂质成分。纤维斑块:由脂纹发展而来,病灶表面为一层纤维帽,由大量的胶原纤维、蛋白聚糖及散在的SMC等组成,可厚薄不一,胶原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在纤维帽之下可见数量不等的泡沫细胞、SMC、细胞外基质和炎症细胞。粥样斑块(粥瘤):由纤维斑块深层细胞的坏死发展而来,是AS的典型病变。在纤维帽之下含有大量不定形的坏死崩解产物、胆固醇结晶(针状空隙)、钙盐沉积,斑块底部和边缘出现肉芽组织,少量淋巴细胞和泡沫细胞,中膜因斑块压迫、SMC萎缩、弹力纤维破坏而变薄。继发性病变: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血管腔狭窄4.主动脉后壁及分支开口处,以腹主动脉病变最严重。5.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最常受累6.颈内动脉起始部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8.心内膜下MI:病变主要累及心室壁内层1/3的心肌;透壁性MI:累及心室壁全层或未累及全层而深达室壁2/3,多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其中以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及前内乳头肌多见,约占全部MI的50%9.肉眼:一般梗死在6小时后肉眼才能辨认,梗死灶呈苍白色,8~9小时后成土黄色;光镜:心肌纤维早期凝固性坏死、核碎裂、消失,胞质均质红染或不规则粗颗粒状,即收缩带;间质水肿,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浸润,4天后,梗死灶外围出现充血出血带,7天~2周,边缘区开始出现肉芽组织,或肉芽组织向梗死灶内长入,呈红色,3周后肉芽组织开始机化,逐渐形成瘢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