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跨考考研独家专业课内部资料·400-668-21551第一讲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古典经济学”一般是指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到凯恩斯《通论》出版以前的西方经济学,这个时期的主流经济学家形成“古典学派”。古典经济学家的基本信念是,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是一种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一、产出的决定——产品市场1.古典总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是短期生产函数,即假定生产技术和资本投入不变,产出水平由劳动投入量决定。总量生产函数为:,YAFLK古典学派认为,在实际工资具有伸缩性的前提下,劳动市场将维持出清状态,此时的就业量即充分就业量,对应的产出水平为充分就业产出或潜在产出。图1-1古典模型中的产出决定如图1-1所示,由于实际工资具有伸缩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的出清。价格水平的变化不改变实际工资,从而不会影响就业量和产出水平,产出仍然处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2.储蓄与投资的相等根据分析,只有当总支出等于总产出(总收入)时,宏观经济才能实现均衡。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YSC,总产出(总收入)YCI,因此必须满足储蓄与投资的相等。古典学派把储蓄看作资本市场上的借贷资金的供给,把投资支出看作资本市场上的借贷资金的需求。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储蓄随着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投资则随着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古典经济学家假定利率具有完全弹性,能够调节资本市场供求,是资本市场出清这一机制的有效保证。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跨考考研独家专业课内部资料·400-668-21552图1-2资本市场均衡二、价格的决定——货币市场1.数量方程式数量方程式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1911年在其《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来的,为: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交易量即:MVPT式中,PT表示一定时期的交易的总价值,MV表示一定时期用于交易所需要的货币量。由于交易次数T难以衡量,所以倾向于用经济中的总产出(或实际的国民收入)Y来替代交易次数T,数量方程变为:MVPY从分析方法上看,交易与数量方程式试图在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建立一种数量关系。2.货币、价格和通货膨胀在古典经济学体系中,货币数量论的功能之一是用货币数量的变化来解释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由数量方程式得:由于在古典体系中,V和Y被认为是既定的或不变的,所以V变化的百分数和Y变化的百分数均为零,于是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决定了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弗里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