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pecialReport本刊特稿2023.8中国电化教育总第439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义与进路*李芒,张华阳,葛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中心,北京100875)摘要:由于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以及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性,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已经擂起战鼓,而广大教育工作者仍然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意涵性、合理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因此,需要深入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拒斥教育数字化转型“全转论”,坚持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论”的合理性,最终从“辩证地掌握与利用新技术”“正确认识新旧教育工具”“促进未来教学的多样性发展”等三方面提出“赋能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进路。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发展新的教育生产力的必然,以便能够以工具的方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而改善教学方式与策略,最终使教育工作者在思维、意识和观念方面获得提升。这样,教育数字化才能真正赋能教育现代化,服务于人才培养。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战略决策,真正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大势,必须彻底贯彻落实。那么,如何真正有效推进,把事办好,是摆在教育专业人士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凡战略,必落实。同时,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之前必须对相关重要问题形成正确认识,明确方向与工作策略。本来,教育变革是实践中永存永续之事,并且不断变革是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方式,因此,教育必须改革,这是毫无争议的。而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进行改革和发展。即使目的本身再好,如果方法不灵,不仅改革无效,甚至会产生负效。面对不同于政治、经济或制度改革的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可主观臆想、潦草而匆忙冒进。人类教育的进步表现为渐进和调整,具有十分突出的传承性质和样态。所以,万不可采取激进的、颠覆的、推翻的、打倒的办法。可以说,并非所有的改变都是正向积极的,改革之路必定是蜿蜒曲折的,错判方向的教育改革,也许比不改革更坏。如果缺乏这种认识,就可能滑入凡是新的都是好的——“唯新主义”泥潭。需要警惕目前存在的历史断裂主义倾向,试图采用“一刀两断”的切割方式,急功近利、一劳永逸地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还需警惕空谈主义倾向,尽是坐而论道、不务实业、脱离现实,进而走向无工具、无方法的境地。由此可知,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是人类历史性务实劳动,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