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05—05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等院校职能定位对大学图书馆服务空间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0364);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2020年教改专项课题“审计特色国际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20JG176)。作者简介:王倩(1988—),女,安徽巢湖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汤二子(1988—),男,安徽巢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华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教育领域图书资源不均衡分布及其治理逻辑王倩,汤二子(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南京211815)摘要: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图书资源分布均衡与否是一个透视教育公平的指标。对于基础教育在校生来说,图书可看成直接的图书资源,供其阅读的图书室面积可看成间接的图书资源。利用中国教育数据分别检测基础教育阶段在校生生均图书室面积与图书数量,发现处于更高阶段的在校生人均拥有的图书室面积与图书数量均较大,这种差异可利用理解与阅读能力随着年龄增加而上涨给予部分解释。图书资源城镇乡三级分布的检验结果有别于传统的教育资源城乡分布差异,即乡村学校的生均图书资源整体上要比城镇地区更为丰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越来越多的乡村学龄儿童就读于城镇地区的学校所致,因而不能当成乡村地区学校图书资源建设得到更多政策支持的依据。对于图书资源的区域性分布,中西部地区相对不如东部地区,这与传统的教育资源分布差异类似。依据检验结果,教育领域图书资源建设与管理的治理逻辑应该是重点采购具有立德树人作用的图书与激励在校生充分使用图书资源并尝试跨区域调拨被闲置的图书。关键词:图书资源;基础教育阶段;不均衡分布;区域性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23)05—0134—09一、引言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民生始终是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重点关注的议题,尽最大努力满足新时代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党带领人民治理国家的目标。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要为民生服务[1],所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确立下来的战略。教育既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种方式,比如教育通过增进受教育者感知世界与认识万物的能力而觉得生活有滋有味,引导人走向生命自觉与像人那样去生活[2]。教育本身亦是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难以想象愿意接受教育但又得不到教育的民众会对生活感到满足。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