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期*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基地课题“新时代教材治理现代化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课题编号:XJK23A-JD006)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朱华(1971-),女,湖南双峰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材研究;王紫悦(1999-),女,河南宝丰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材研究。治理现代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目标。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把“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十大战略任务之一重点部署。教材治理是教育治理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但教材本身并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教材的有效使用才是关键。因此,推进教材使用治理现代化应成为新时代教育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教材治理面临的重要议题。一、教材使用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要理解教材使用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材使用和教材使用治理,这是教材使用治理现代化路径创新的前提。(一)教材使用的内涵关于教材使用,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争论,这也彰显了学界对教材使用的关注与重视。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和学生是教材使用的两个关键主体,但目前学者们大多关注教师的教材使用,鲜少探讨学生的教材使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材使用直接影响学生对教材学习的兴趣、接受和内化,研究教师的教材使用影响更大且更为直接。无论是关注“教教材”中偏重教师的“教”,还是关注“用教材教”中偏重学生的“学”,教材使用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加强学生与学科的融合,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从教材促进学生发展这一视角切入,我们对教材使用进行了两个层面的分析:一是从课程层面来看,教材包括政策法定的教材、教师设计的教材、教学使用的教材、学生体验的教材等多层转化过程。其实质是教师自上而下对教材进行层层理解与传达,通过学生的体验与反思不断优化教材,完成教材的再开发,使之更加适配于学生的需求。二是从教学层面来看,教材使用是教师把教材当作教材使用治理现代化的逻辑理路及其推进路径*姻朱华,王紫悦摘要:教材使用治理是各治理主体以“善治”为目标,运用治理思维,按照相应制度开展合理行动,共同参与教材使用决策制定的持续行动过程。教材使用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教材使用治理的应然追求,也是推进教材治理现代化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