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与饲料2024年第1期青海柴达木绒山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李生珍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扎麻什乡畜牧兽医站,青海祁连810499摘要为了提升柴达木绒山羊综合生产性能,本文简述了柴达木绒山羊产区生态环境、繁殖、产绒、疾病、营养等方面的情况;指出了柴达木绒山羊发展存在的问题:产区草原生态环境脆弱,草畜矛盾突出,管理粗放等;提出了柴达木绒山羊发展要以人为本,加强饲养管理,构建基础基因库等对策。关键词柴达木绒山羊;饲养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生态环境青海省柴达木绒山羊是在1958年改良的柴达木山羊的基础上,于1983年开始引入的辽宁绒山羊公羊进行级进杂交得到的二代,并用理想型公母羊进行横交固定之后自繁自育得来的新品种[1]。该品种在青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青海省生态经济发展注入了很多新动能。据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青海省柴达木绒山羊存栏超过220万羊单位[2]。柴达木盆地天然草地面积696.9万hm2,平均海拔在3500~5500m,是典型的高寒大陆性荒漠气候区。平均日照数为3000h,年均降水量约为200mm,年均蒸发量约为2000mm。该地昼夜温差较大,绝大部分在0℃以下,无绝对无霜期,平原无霜期在70~215d。该地自然条件比较适合柴达木绒山羊生长,为了提升柴达木绒山羊综合生产性能,本文对青海柴达木绒山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探讨。1柴达木绒山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1.1繁殖性能的研究扎亚那[3]认为柴达木绒山羊成年一般5岁达到性成熟,利用年限为6年,一般1胎产1羔,繁殖率93%,繁殖成活率67%。张长英等[4]研究了青海柴达木绒山羊流产的原因,认为青海省高海拔、气候条件差、冬春季节霜冻早、降雪早,加之受到枯草期遇母羊产羔季节重合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母羊流产、羔羊营养缺乏造成死胎。扎西卓玛等[5]对柴达木绒山羊2只供体和20只受体,进行了胚胎移植试验,20只受体羊发情率达到了70%,妊娠率达到了33.33%,产羔率100%,成活率100%,这些试验虽然是基础性研究,但对以后进一步提升绒山羊繁殖性能,提高在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中的存活率提供了有益借鉴。1.2产绒性能的研究近年来青海省经济不断发展。雷良煜等[6]认为作为优质的地方山羊资源,柴达木绒山羊绒毛品质与内蒙古白绒山羊相当,优于国内其他部分品种,是优等毛纺原料。柴达木山羊绒细度为(13.36±0.93)μm,伸直长度为(5.66±1.05)cm,强度为(649±1.16)cN,伸度为(35.60±4.71)%。崔岘等[7]提出柴达木绒山羊绒质量优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