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前线乐器学堂megazineical亲民小乐器,民族大文化,教学新视野小巧陶笛进八大学课程的探索文/赖达富陶笛属中国传统“八音”(金、石、丝、竹、土、木、、革)之“土类”乐器,是一种既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又融入了中西方艺术家们的智慧的小乐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乐器之一。现代陶笛以其诸多优势,成了最适合集体授课的乐器之一。为贯彻国家近年来有关加强美育工作的多个文件精神,满足学生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下简称“中石大”)于2009年起开设了陶笛选修课程。十多年来,我校以陶笛为抓手,在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文化自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思政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中石大陶笛文化特色小巧陶笛成了大学的一门特色美育实践课程。其特色可以用“亲民小乐器、民族大文化、教学新视野”三句话来概括。(一)亲民小乐器在一所没有艺术专业的大学要开设乐器选修课不容易,要让数以千计学生学会同一种乐器就更不容易了。选择陶笛是因为这种乐器具有易于集体授课的独特优势:小巧便携、简单易学、物美价廉,还具有中国陶土文化内涵的乐器。加之学校对陶笛课程建设的重视,十多年来我们已经帮助数千名无音乐基础的师生实现了演奏乐器的梦想。在陶笛课堂里,非音乐专业的学习者们找到了足够的音乐自信,成就了一个个自信的“陶笛音乐达人”,实现了柯达伊“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理想。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还把陶笛带到家乡或者工作单位,带领更多人一起玩陶笛。走出课堂,我校还构建了一种立体式的陶笛文化传播模式。从2011年起,由中石大师生们发起了“爱心陶笛工程”。十多年来,志愿者们每周风雨无阻地义务到附小和农民工子弟校教陶笛,让许多原本缺乏机会的儿童也学会吹陶笛,直接受益儿童上万人次,并得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昌平区教委等单位的积极支持。从一门选修课程到一个校园品牌文化,亲民小乐器陶笛从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首先,课程在短期内让较多数学生掌握了陶笛的吹奏方法。十五年来共有三千多位师生学会了陶笛演奏,打破了要有音乐基础或“天赋”才能学好乐器的成见。其次,由陶笛课程延伸出来的大量演出实践、陶笛支教等活动锻炼了大学生的组织、协调和教学能力。第三,我校还有多位学生获全国陶笛比赛金奖,更有六位毕业生考取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考级指导教师资格证;陶笛及相关项目也连年获得学校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