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37卷第5期2024年3月Vol.37No.5March2024艺术科技1…克里姆特绘画中的构图构图是绘画的首要环节,是绘画作品成败的关键,是整个作品视觉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图可以凸显视觉重心,引导人们的观赏次序,在绘画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在克里姆特的作品中,构图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简衬繁,用大面积的简化空间衬托小面积的烦琐刻画。以克里姆特的作品《弗里查·里德勒》为例,画面中,作者将主人公以团块式安置在画面偏左位置,主人公好似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使画面具有稳定性。作者对其脸部、身体部位的刻画非常细腻写实,而周围的环境则用大块几何形体分隔开,简单又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克里姆特运用繁简对比的构图形式来突出画面核心内容,方便观者快速提取画面信息。二是构图形式多样。克里姆特的作品运用了多种构图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是S形构图。例如克里姆特的《金鱼》,画面中少女扭动弯曲的肢体形成S形构图,这种构图方式可以给欣赏者带来灵动、自由的观感。观者欣赏时,视线会不自觉地会跟随S形线的走向而移动,逐步延伸至画面的边界。随着视觉中心的变化,观者会产生奇妙的空间感受。又如作品《达娜厄》,画面中的主体人物造型是一个反S形,这让原本静止死板的画面一下子“活”了起来。另外,背景中,黑纱自然飘动,使整幅画看起来生机勃勃。主体和背景互相映衬和融合,也让画中女人暧昧的姿势变得更加神秘。除了S形构图,还有其他常见的构图方式,在《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像》中,作者将主人公放在左边的黄金分割线上,这是典型的三分法构图,也叫黄金分割法构图。《水蛇Ⅱ》中,克里姆特选用大幅长构图,将主要人物横向安排在狭长的画面中,并用丰富华丽的装饰图案对其相连处的空隙进行填充,使整幅画看起来饱满生动。将姿态各异的角色分别置于画面的不同方位,利用背景中的装饰元素构建角色间的关系,在画面形态上达到统一,这样的平面层叠效果使画面产生了丰富的视觉层次[1]。团块式构图也是克里姆特常用的构图方式。克里姆特的许多装饰画都以块状构成。团块中是形态不同的人物,剩余的空间作者则用华丽的花纹装饰,而背景用大面积平铺的手法,使其对比增强,画面的团块感更强。例如,克里姆特的作品《生与死》中有两个明显的团块,右边的团块鲜明,作者用丰富的色彩描绘了许多形态各异的人,他们扭曲着抱在一起,年轻人的面孔上满是宁静与满足,似乎在享受他们最美好的年华,中年人的面孔朝下,似乎在逃避着什么。与此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