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新时代的教育也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当前的教育现实来看,劳动教育显然处于从属地位,这是不利于小劳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毕竟他们这个时候正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将劳动教育适时穿插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阅读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正确的劳动理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参与劳动实践,发展劳动技能江苏省江明市长寿实验小学•蒋菲小学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劳动教育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继而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在家不劳动,即便在学校也很少劳动,这不利于身心健康。在教学中,教师教研在线有必要根据语文课程的具体教学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力所入能及的劳动实践课程,引导他们参与劳动实践,在帮助他们巩固理解课文主题思想的同时,也能有效助推他们自身劳动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学《乡下人家》《邓小平爷爷植树》等读教课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校园植树活动,或者请家长在节假日带孩子到乡下开展植树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针对年纪较小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其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并且鼓励他们撰写《我第一次扫地》之类的习作,描述劳动场面,抒发劳动情感。如有必要,的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认领”活动,比如“认领”教室周边花草、树木,鼓励他们及时浇水、除策草,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室角落、室外走廊开辟“生物角”“花草带”,引导学略生通过劳动实践、观察等方式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撰写观察日记,锻炼表达能力。二、培育劳动情感,厚植劳动情怀不少学生对劳动这个概念较为抽象,毕竟他们参与劳动的机会不多。为了帮助学生培育健康的劳动思想,014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描写劳动人民的课文。这些课文中描写的劳动人民形象与学生印象中的形象迥然不同,他们精神抖数,技艺超群,踏实勤劳,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代表。比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挑山工》一课,课文中描写的“挑山工”具有坚强毅力、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不少学生对“挑山工”缺乏具体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已旅游中爬山的心情,并且假设让他们带着一箱水去爬山,结果会怎样。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挑山工”的形象,通过对比的形式,呈现“挑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