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16期2023年8月科技和产业ScienceTechnologyandIndustryVol.23,No.16Aug.,2023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评估倪君(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44)摘要:协同创新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及子系统协同创新水平的演变趋势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0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京津、津冀、京冀创新子系统向均衡发展演变支撑区域整体协同创新水平提升;河北创新系统有序度的快速增长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度的提升做出了显著贡献。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提供一定研究支撑,同时为“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等方面提供了启示。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创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复合系统协同度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807(2023)16-0026-05收稿日期:2023-05-08作者简介:倪君(1993—),女,山西长治人,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科技与创新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均衡为长期发展目标。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来,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一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三地政府不断深化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近年来,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共建共享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等方式,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5434项,成交额达350.4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达9032家;三地在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累计投入约5000万元,资助项目100余项。因此,从协同创新视角出发,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估,可为下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研究支撑。1区域协同创新研究1.1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协同创新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区域创新呈现新的技术、组织和空间特征。在创新3.0阶段,区域创新范式由线性创新向创新生态系统演变。与区域创新系统相比,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更加强调创新主体的共生依赖,更加突出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运行,更加注重创新系统与创新环境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