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肯定·反思·分享·总结———基于“1+X”评价模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赵玉敏(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东街小学,甘肃张掖734100)摘要:一个完善的习作评价体系有助于整个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新课标视域下,教师可以应用“1+X”的评价模式,丰富评价主体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先是明确了具体的评价原则,厘清了习作评价的思路,接着分别从家长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总结性评价几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各个评价主体的作用,其中尤以教师的总评最为重要。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师创新写作教学评价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写作教学;“1+X”评价模式;梯度性原则;操作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1+X”习作评价,就是围绕习作这个“1”,拓展到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家长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这些“X”。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基于核心素养的“1+X”评价模式可以将教师从单调乏味的习作批改中解放出来,不是单纯地修改习作,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鉴赏习作;将学生从无可奈何的“写作文”中释放出来,不是枯燥地书写文字,而是以文字描绘生活,表达情感。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习作评改压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依托“1+X”评价模式进行习作评价,教师既要重视评价策略的优化,还要注重评价的梯度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不能仅局限于教师的单方面评价,还要让学生自己、家长及同学也参与其中,这样的评价才是全面的、有意义的,也能为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搭建平台。这样的评价过程,不是乏味地完成任务,而是通过多位一体的方式优化习作评价体系,提高写作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一、明确评价原则,厘清评价思路1.注重梯度性原则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中,习作的评价至关重要,教师应用“1+X”评价模式,要遵循梯度性原则,关注学生的素材储备和实际学习情况,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要围绕习作,丰富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做到既让每名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又让他们的进步符合各自的既定目标。因此,教师既要合理有序地组织学生参与习作评价活动,又要关注到评价者的层次能力;既要有他人的鼓励性评价,又要有自我的反思性评价。当然,教师的总结性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也不能受学生和家长的影响,而是要针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