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研究2024年第2期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牟玲玲,辛露露,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毷毷毷毷朱景滟摘要:研究基于2014—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σ收敛性检验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没有达到均衡状态。从耦合协调度来看,河北已进入有序发展阶段,而京津两地的相互作用程度在减弱。从σ收敛性分析与关联要素分析来看,河北不存在阶段性的σ收敛,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是影响耦合协调差异的关键因素。未来应尽快建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对高等职业教育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努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新发展理念;技术技能型人才收稿日期:2023-07-01DOI:10.13425/j.cnki.jjou.2024.02.009作者简介:牟玲玲,管理学博士,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房地产区域经济;辛露露、朱景滟,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河北省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及其均等化路径研究”(GJXH2019020);2024年河北工业大学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产学研合作’特色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改革路径探索与实践”(202421)一、研究背景当前,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激增,这就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高要求。京津冀作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协同发展已然成为推动国家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将会给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急迫需求,要求我们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大规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1]因此,大规模培养、配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