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2024年第34卷第1期JMedImagingVol.34No.12024巨大子宫肌瘤的CT特征(附17例分析)AnalysisofCTfeaturesofgiantuterinefibroids(analysisof17cases)刘辉,张海金,卞巍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浙江嘉兴314000【摘要】目的探讨巨大子宫肌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选取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CT资料和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肌瘤最长径在12~15cm者6例,16~20cm者5例,20cm以上者6例。10例肌瘤向上生长上缘超出骨盆水平,最高达胸12椎体水平。手术病理证实8例肌瘤位于浆膜下,8例肌瘤位于肌壁间,1例肌瘤位于黏膜下。8例浆膜下肌瘤中5例肌瘤与子宫呈窄基底相连,3例肌瘤巨大占据盆腹腔将子宫包埋其内。8例肌壁间肌瘤与子宫呈抱球状相连,均有“厚壁征”。1例黏膜下肌瘤在宫腔内塑形生长。CT增强后17例均表现为不均质漩涡样强化。增强动脉期12例肿块内部可见多发杂乱小血管影。增强静脉期8例显示肿块同侧卵巢静脉增粗,3例双侧卵巢静脉增粗。结论巨大子宫肌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巨大子宫肌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关键词】子宫肌瘤;巨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737.33;R81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24)01-0153-03子宫平滑肌瘤又称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临床上一般认为肌瘤最大径≥12cm或如孕4个月子宫大小诊断为巨大子宫肌瘤。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但其视野小,难以确定巨大子宫肌瘤的来源、整体大小、变性情况及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易误诊[1]。多排螺旋CT加增强扫描及MPR重建技术可以全面、立体的显示巨大子宫肌瘤,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其CT表现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2月5月经临床手术治疗并得到病理确诊的17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8.8±9.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2年。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5例,腹痛腹胀3例,自觉发现腹部包块并呈进行性增大3例,超声体检发现下腹部包块6例。本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1.2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IngenuityFlex16层螺旋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240mA,层厚及层距均为5.0mm,螺距1.0。17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增强行两期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