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课程介绍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二○一二年十月《会计基础》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会计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下述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为目标。1.专业能力(1)具备正确理解会计工作意义,明确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2)掌握会计职能、对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会计基本理论;(3)能够正确理解小型制造业日常活动经济业务内容,学会运用借贷记账法记录小型制造业日常活动;(4)能独立完成从填制和审核凭证→设置和登记账簿→结账、对账→编制与报送会计报表的会计核算工作;(5)具有严格执行会计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态度;(6)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职业道德。2.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沟通和协调能力;(2)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修养、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4)根据学习目标,具有独立开展社会调查的能力;3.方法能力(1)能自主学习,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2)能通过各种学习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在老师指导下,能制定会计职业学习情境方案;(4)具有办公自动化、运用网络和信息处理能力。二、课程性质与定位《会计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是根据初学者对会计职业认知的要求和会计核算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设置的。该课程主要学习会计职业认知内容、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重点为会计核算基本方法,难点为借贷记账法的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第一,可使学生能够正确认知会计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会计的职能、目标、对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本理论,树立会计职业感;第二,使学生学会运用借贷记账法反映会计业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第三,能够对小型制造企业的日常活动进行正确规范的核算,包括填制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结账、对账和编制会计报表。本课程所培养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学习后续课程——出纳实务操作、企业财务会计、成本计算与分析、税费计算与申报、会计制度设计等的基础能力,也是会计职业的基本能力。三、专业/岗位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1.专业岗位要求会计基础课程是按照会计核算岗位的要求所设置的,会计核算岗位的要求包括:(1)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并能够运用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