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银成西综84天大作战(11月6日)外科学——外科总论(二)主讲:刘子言第四章外科休克第一节休克病理生理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正常情况(1)动静脉吻合支是关闭的。(2)只有20%毛细血管轮流开放,有血液灌流。(3)毛细血管开放与关闭受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张与收缩的调节。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收缩期,休克早期。(1)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2)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液由微动脉直接流入小静脉。(3)毛细血管血液灌流不足,组织缺氧。(1)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动静脉吻合支仍处于开放状态,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仍很少。(2)由于组织缺氧,组织胺、缓激肽、氢离子等舒血管物质增多,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开放,血管容积扩大,进入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很慢。(3)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能还有组织胺的作用),使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结果毛细血管扩张淤血。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扩张期,休克继续进展。(1)由于组织严重缺氧、酸中毒,毛细血管壁受损害和通透性升高,毛细血管内血液浓缩,血流淤滞;另外血凝固性升高,结果在微循环内产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2)由于微血栓形成,更加重组织缺氧和代谢障碍,细胞内溶酶体破裂,组织细胞坏死,引起各器官严重功能障碍。(3)由于凝血,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和血小板大量被消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又使血液凝固性降低;血管壁又受损害,继而发生广泛性出血。微循环凝血期:微循环衰竭期,若病情继续发展,便进入不可逆性休克。代谢改变①无氧代谢引起代谢性酸中毒②能量代谢障碍:抑制蛋白合成、促进蛋白分解,以便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合成急性期蛋白的原料缺氧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受损,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复苏过程中,如大量使用库存血,则所含较多的微聚物可造成肺微循环栓塞,使部分肺泡萎陷和不张、水肿,部分肺血管嵌闭或灌注不足,引起肺分流和死腔通气增加,严重时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时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肺)因血压下降、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肾的入球血管痉挛和有效循环容量减少,肾滤过率明显下降而发生少尿。休克时,肾内血流重分布、并转向髓质,因而不但滤过尿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