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研究黄枫吴纯杰陈紫薇吴佳琳(上海财经大学200433)摘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是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的重要举措.上海应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建成以“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为引领的“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体系,以继续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关键词:经济首位度首位城市经济新动能城市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1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23)10-0017-011作者简介:黄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纯杰,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教授.陈紫薇、吴佳琳,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首位城市,近年来遇到产业转型、新动能不足等发展问题,经济地位不断受到冲击.上海经济首位度相对下降也是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一方面,产业会聚集也会分散,新兴产业最初在局部地区茁壮成长,但随着产业日渐成熟,它们会扩散和转移,传统制造业不可避免地会从上海向外扩散;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调整压缩了劳动生产率持续高增长的空间,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陷入“结构性”减速.目前,上海经济发展最大的短板是新动能不足.对标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以及国内发展势头强劲的城市,上海加速培育经济新动能、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集聚战略新兴产业是重中之重.城市集群化发展,建设长三角大都市圈,是提升上海经济地位和资源配置能力的关键举措.上海需要把未来发展放到全球、全国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和谋划,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一、首位城市再认识与再评估(一)首位城市概念形成1939年,地理学家马克杰斐逊在«首位城市定律»中,首次提出首位城市的概念,指出首位城市的出类拔萃,不仅是在(人口、经济)规模上,更是在全国影响力上.最大的经济总量或人口规模仅是首位城市的外在表现,卓越地位和影响力才是其内在本质.Sawers(1989)将城市首位度定义为“最大城市在经济、社会、人口和政治方面的压倒性优势”.地理学概念词典将首位城市定义为“最大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事务上的优势”或“一个城市在一个区域内的优势”(Johnston,2009).这些均是杰斐逊首位城市概念的延续.后续文献也常用首位与次位城市的人口、经济规模之比,或首位城市的人口、经济规模在全国的占比,来衡量城市首位度(Galiani&—71—进一步提升上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