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024/0I/语文教学与研究/课堂教学/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研究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李阳李阳,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教师。摘要: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进行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研究,并从学科融合的理论依据,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的具体依据,以及两门学科融合具体的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在具体教学策略部分提出了创设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设计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环节、利用美术语言建构诗歌的精神世界三种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关键词:学科融合;语文;美术;核心素养;《梦游天姥吟留别》学科融合是教育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各地都在进行学科融合教学的尝试,目前出现了以下四种融合:拼盘式融合、跨学科式融合、德育融合、信息技术式融合。拼盘式融合教学是把不同学科课堂压缩后放在同一堂课中,课程内容围绕一个大主题展开,一个学科教学完成后进行另一个学科的教学,老师之间不产生交互。跨学科式融合,指在教学过程中有多门学科的参与,但是部分学科不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是单纯地解决一个或两个教学过程中的疑问,甚至部分学科只是教学过程中的点缀而已,徒有其形。德育融合与信息技术式融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把“德育”或是“信息技术”当成是一门学科,但其实不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德育不是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而是道德教育。德育是所有学科在教学中都要达成的目标,与学科本身不是并列关系。而除非本身是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是一种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二者无法也不能是并列关系,更湟论学科融合了。以上这四种学科融合都是“伪融合”,是对学科融合的曲解。这些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科融合的本质和目的,专注于一节课要同时出现多门学科这一外部特征,在融合的过程中没有站在课程内容特征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思考,从而导致了学科内容的割裂,学科目标的失焦,甚至把德育和信息技术强行当成是融合的学科。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将以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进行语文、美术融合教学的策略研究,期待可以在学科融合研究中有一些探索。一、学科融合的理论依据美国学者詹姆斯·比恩提出课程统整是一种课程设计,乃是在不受制于学科界限的情况下,由教育者和年轻人合作认定重要的问题或议题,进而围绕着这些主题来形成课程组织,以增强人和社会的统整的可能性。在课程统整理论中,有几个要点:1.课程应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