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学员专用资料第1页/共4页2.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如吸入高浓度氯气。1)生产性毒物的存在方式存在形态大小产生原因举例气态分子常温下是气体氯气、一氧化碳蒸气分子常温下是液体挥发苯、丙酮常温下是固体有挥发性,特别是在高温工作场所酚、三氧化二砷气溶胶雾液态分散性气溶~10um常温下是液体,加热分散电镀铬液态凝集性气溶胶沸腾溅出的液雾碱液加热浓缩喷洒雾滴农药喷洒烟固态凝集性气溶胶<1um金属熔化时蒸气,或蒸气在空气中被氧化铅烟、铜烟尘固态分散性气溶1~10um物理性加工过程中以粉尘形式生产性粉尘2)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⑴吸入。⑵经皮吸收。⑶食入。3)职业中毒的类型:⑴急性中毒。⑵慢性中毒。⑶亚急性中毒。。接触工业毒物,无中毒症状和体征,但实验室检查体内毒物或其代谢产物超过正常值的态称为带毒状态,如铅吸收带毒状态等。有些毒物有致癌性。接触有些毒物还可能对妇女有害,甚至会累及下一代。4)职业接触生产性毒物的机会:⑴正常生产过程;⑵检修与抢修;⑶意外事故。㈢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作业场所常见的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等。1.噪声1)生产性噪声: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噪声。2)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噪声聋由于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的听阈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的,称为永久性听力阈移,临床上称噪声聋。职业噪声还具有听觉外效应,可引起人体其他器官或机能异常。2.振动生产中手臂所受到的局部振动所造成的危害较为明显和严重,国家已将其导致的手臂振动病列为职业病。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四类。⑴使用锤打工具作业;⑵使用手持转动工具作业;⑶使用固定轮转工具作业;⑷驾驶交通运输工具或农业机械作业。3.电磁辐射1)非电离辐射购买课程唯一联系QQ249430426微信环球网校学员专用资料第2页/共4页非电离辐射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等辐射红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激光辐射⑴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等辐射。高频作业主要有高频感应加热。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不会导致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损伤,主要引起功能性改变,并具有可逆性特征,症状往往在停止接触数周或数月后可恢复。微波对机体的影响分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两类,由于微波可选择性加热含水分组织而可造成机体热伤害,非致热效应主要表现在神经、分泌和心血管系统。⑵红外线辐射。白内障是长期接触红外辐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