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024年3月(总第260期)英语广场作者简介:梁艺腾,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许童,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杨璐潞,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陈晓欧,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化。收稿日期:2023-10-9[摘要]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与世界联结的纽带,也是展示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契机。本文以2022年推出的《智慧冬奥》纪录片中的英文解说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蕴含的语用策略,探讨纪录片如何生动地讲好北京冬奥故事,如何开启传播奥林匹克运动和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新篇章,如何传承并实践“科技冬奥”“智慧奥运”的理念,以期为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语用策略;纪录片;英文解说词;国家形象[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8-0057-04面向国家形象建构的北京冬奥会纪录片解说词语用策略□梁艺腾许童杨璐潞陈晓欧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形式的过程,语言形式的选择是以语用策略的选择为基础进行的(Verschueren,1999),语用策略是否适当关系到言语交际的成败。纪录片作为一种利用影像建构真实世界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塑造国家国际形象的任务。而解说词作为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纪录片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介之一。本文从纪录片中英文解说词的词汇使用、句式选择、修辞运用三个方面对语用策略展开分析,以填补国家形象构建与传播的语用学分析领域的空白。1文献综述语用策略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60年代,Austin(1962)首先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揭示了语用策略的来源,Searle(1969)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而后Grice(1975)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和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对解释语言交际活动有重要意义,也进一步为语用策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袁凌钰,2022)。Levinson(1983)的《语用学》标志着语用学的系统化和相对独立性,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总是有一定的策略的,说话人在选择语言形式的同时也就选择了相应的语用策略。Lyons(2000)关注到了语境在语用策略实施中的作用,提出语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使人们意识到了特定场景下的言外之意(尹贺影等,2021)。对于纪录片解说词的语用策略研究,我国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只有少数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周龙(2016)以语用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材料、预设、叙事和语篇四个方面对纪录片解说词进行研究,让观众进一步了解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