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科学咨询第15期(总第813期)·246·一、聚焦德育主线,构建实践育人格局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德育主线,实施铸魂、固本、强基、领航四大工程,着力将实践育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持续推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融合提质创优工程,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以“双高”建设、创建职业技术大学为契机,引导青年一代踊跃投身于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通过志愿服务加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发挥协同育人作用[1-2]。团队持续打造优质品牌项目,入选2022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荣获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文字团队,先后荣获甘肃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银奖1项、铜奖2项,甘肃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酒泉市首届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等省市级奖10项,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成为河西走廊志愿服务的一张靓丽“名片”,《“一主线、一平台、四服务”践行实践育人使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七色花志愿服务团队》成功认定为甘肃省职业院校特色文化品牌。二、搭建服务平台,打造实践育人品牌七色花志愿服务团队以德育为主线、以志愿服务为平台、以四项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讲好“红色、美丽、青春、团队”的酒职故事,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建立稳固型志愿服务基地6个,包含酒泉特殊教育学校、解放路社区、果园镇小坝沟村、张掖市安阳乡等,累计开展志愿活动230次,参与志愿者达3900余人,服务少年儿童、乡村居民等23000余人,志愿汇信用时数30万小时。七色花志愿服务团队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社区实践计划、服务特殊儿童教育、服务校园疫情防控的“四项”志愿服务为载体,构建3~12岁少年儿童和特殊儿童“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素质拓展”教育关爱服务体系,联合社区党群服务站,围绕手绘文化墙、送教下乡、送艺下乡等方面开展“千名胡杨志愿者下社区”“送书香进社区”“手绘文化墙·扮靓新农村”“牵手润童心,同行育师德”“红色经典诗文朗诵”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实践育人成果,激发社会服务动能。七色花志愿服务团队坚持把志愿服务项目摆在新时代学校创建职业技术大学的谋划和推进中,通过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提升青年的综合素质,逐步推进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通过不断拓展实践路径,打造大学生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