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会计第02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二)三、计算分析题1.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协商,甲公司和乙公司于2×22年5月30日签订资产交换合同,当日生效。双方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资料如下:(1)甲公司用于交换的资产资料如下:(2)乙公司用于交换的资产资料如下:甲公司以银行存款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0万元[注:本应为50万元(2700-2650=50),但因乙公司急于实施此项交换,故同意甲公司实际支付补价40万元]。双方于2×22年6月30日完成了资产交换手续。甲公司以银行存款向乙公司支付增值税差额78万元(303-225)。交易过程中,甲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了土地使用权的契税及过户费用30万元,乙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了办公楼和写字楼的契税及过户费用,其中办公楼的为20万元,写字楼的为50万元。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此前均未对上述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上述资产交换后的用途不发生改变。不考虑其他税费。要求:(1)判断该交换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正确答案』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应当计算货币性资产占整个资产交换的比例。甲公司支付补价40万元:40/(40+2650)=1.49%<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乙公司收到补价40万元:40/2700=1.48%<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求:(2)判断该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正确答案』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理由:用于交换的办公楼是通过在办公楼使用寿命内与其他资产协同生产产品并对外销售而产生现金流量,写字楼是通过经营出租并定期收取租金而产生稳定均衡的现金流量,交易性金融资产是通过持有期间取得现金股利或出售产生现金流。土地使用权是通过在其上建造房屋后与房屋共同产生现金流量,数控机床是通过使用或提供服务而产生独立的现金流量,各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均明显不同,因而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同时,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条件。要求:(3)判断该交换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还是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第1页科目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050万元(其中成本1100万元,累计摊销额为50万元)1200万元(增值税为108万元)固定资产——数控机床1600万元(其中原价为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1500万元(增值税为195万元)合计2650万元2700万元(增值税为303万元)科目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固定资产——办公楼600万元(其中原价为750万元,已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