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税法第1页第07讲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三):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新增】★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不区分征收方式,均可享受。减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的应纳税额-其他政策减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50%)【典型例题】纳税人李某经营个体工商户C,年应纳税所得额为8000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500),同时可以享受残疾人政策减免税额2000元,那么李某该项政策的减免税额=[(80000×10%-1500)-2000]×(1-50%)=2250(元)。【典型例题】纳税人吴某经营个体工商户D,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000元(适用税率35%,速算扣除数65500),同时可以享受残疾人政策减免税额6000元,那么吴某该项政策的减免税额=(1000000×35%-65500)-6000×1000000÷1200000]×(1-50%)=139750元。【提示1】★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提示2】★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内,其缴纳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保费准予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限额据实扣除,扣除限额按照不超过当年应税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的办法确定。【提示3】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应纳税额。【提示4】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提示5】★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年度收入总额=经营利润+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必要费用=60000元/年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方法(同企业所得税的略)(一)计税基本规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税金-其他支出-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1.收入总额:与企业所得税一般收入的9项目相比少: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