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2023.9里下河是江苏省著名的洼地袁是由许多河网构成的一大片河网洼地的统称袁大致涉及江苏省扬州尧泰州尧淮安尧盐城尧南通5个省辖市的12县渊市尧区冤袁其中地势最低的里下河腹地涵盖了兴化市全部面积[1]遥里下河腹地地理位置特殊袁河网纵横袁是名副其实的野鱼米之乡冶袁其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尧小麦和油菜遥小麦是世界三大主粮之一袁为人们提供了约20豫的蛋白质和21豫的食物热量[2-3]遥建国以来袁随着里下河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袁小麦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袁1949-1969年主要是恢复和缓慢增长阶段曰1970-1997年属于高速增长阶段曰1998-2002年属于调整和稳定发展阶段曰2003年以后属于快速健康发展阶段袁并由产量型向品质型过渡遥几十年来袁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加强袁里下河地区小麦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增加袁每一次品种的更新袁都伴随着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遥关于小麦品种及生产技术的演变研究大多是关于北方旱地的[4-5]袁未见有关里下河腹地的相关报道遥兴化市属江苏省管辖的县级市袁在里下河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6]遥本文作者以兴化市历年的小麦数据为例袁分析了里下河腹地建国70年来小麦品种的更替及生产技术的演变袁探讨了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途径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里下河腹地未来的育种目标遥1小麦品种及产量的演变1.1小麦品种的历史更替由于受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的影响袁不同区域小麦品种类型不同袁并且随着小麦生产投入和育种水平的提高袁种植的小麦品种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7]遥同河南[8]尧山西[9]等旱地小麦品种不同袁里下河腹地由于地势低洼袁对小麦品种的要求较高袁种植的基本是早熟的秋播小麦品种袁建国后一共经历了7次更新换代渊图1冤遥第员次是建国初期袁以农家品种方六柱尧铜柱头尧菜子黄尧大黄皮尧和尚头等为主袁在这个时期开始推广南大2419尧中农28尧矮立多等品种遥第2次是20世纪60年代袁因南大2419春性强且不抗赤霉病袁于是引进阿夫尧吉利尧矮秆红等品种袁同时种植成熟早尧抗锈的华东6号和赤霉病较轻的万年2号遥第3次更新在70年代袁前期原来种植的吉利尧阿夫小麦被增产潜力大的扬麦1号袁成熟早的矮秆早尧钟山6号等品种取代袁其中扬麦1号面积迅速扩大袁成为本市主体品种曰在70年代中期袁开始推广成熟较早尧抗灾力较强尧丰产性好的扬麦2号和扬麦3号袁以及小面积的开始种植宁麦3号尧宁麦6号等遥第4次是80年代以来袁为适应稻麦二熟高产栽培的需要袁又推出高产稳产新品种扬麦4号尧扬麦5号袁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