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中医疗法失眠属于人睡眠生理功能紊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其主要表现为长期入睡困难,难以快速入眠,而且在睡眠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多梦、早醒、醒后不能复睡,所以睡眠时间短、质量差。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甚至危害到人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发生,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不论是生理因素的变化,还是心理因素的波动,都有可能引起失眠。我国中医对该病的关注时间较早,并且对该病有着自身的理论认知。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对失眠症的相关论述。在另一中医典籍《难经》中,则对该病直接给出了“不寐”的病症命名。中医认为该病病因复杂且多变,大多与情志、饮食、劳倦及思虑过度、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最终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该病病位在心,心又有藏神之功能,且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可知,心与失眠关系最为密切,包含以下方面。◎失眠与心之病因病机失眠与心之关系甚为密切,不论何种原因致使失眠,最终都将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进而出现失眠症状。然本脏辨证首分虚实,虚者多为阴血不足,实者多为邪热扰心。☆阴血不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心生血”,《灵枢·营卫生会》又认为血是人的“神气”,并且指出人的睡眠、觉醒,和其自身的营卫气血阴阳循环存在直接的关系。《景岳全书》中指出,失眠、难眠、不眠的人,其肯定存在营气不足的情况。而营主血,所以又会导致血虚不能养心,最终心从心论治失眠之病机刍议神不宁。可见,心神需要血液的濡养,方能精神振奋、思维敏捷、睡眠安稳,若阴血不足,则心神失其濡养,神不守舍,最终出现失眠的症状。☆邪热扰心《素问·宣明五气》中还指出了另一观点,即“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心在人体所有器官当中占据主要地位,充分论述了心的藏神之说。而清梁廉夫《不知医必要》记载,因邪人的心神不静,就会引起失眠。《景岳全书·不寐》认为,“痰火扰乱”“火炽痰郁”会使人心神失常,从而就会使人失眠。也就是说,若外邪侵袭机体,肝郁化热上扰心神,则会出现心神不安、心烦、失眠症状。◎心与肝脾肾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中医认为,心是人体五脏六腑之大主,其一方面需要调节各器官的生理活动,另一方面还管理着人的思想、精神和意识活动。因此,失眠与身体脏器仍有密切联系。☆心与肝的关系≌心肝血虚在中医的理论体系当中,心主血脉、肝主藏血,只要前者旺盛,人体的血行就可以保持良好的正常状态,而肝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