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丹青4817世纪虚空画的出现是骷髅形象由宗教转向世俗的重要节点。虚空画(Vanitas)是静物画的一个分支,骷髅形象在虚空绘画中大量出现。“虚空”一词源于拉丁语Vanitas,具有空虚的、不真实的;徒劳的,愚蠢的,松散、无意义、短暂的尘世生活和转瞬即逝的虚荣的含义。在圣经《传道书》(TheBookofEcclesiastes)中引用了Vanitas一词:“Vanityofvanities,saiththePreacher,vanityofvanities;allisvanity.”可以理解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①该词被解释为一切都无意义。虚空画在荷兰地区的流行与两个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宗教与经济。由于宗教改革的影响,加尔文教派在荷兰地区成了主流教派,荷兰独立之后,加尔文教成了荷兰共和国的官方宗教。根据文献记载,“17世纪中叶,联省共和国有三分之一的人信仰加尔文教,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信仰天主教,部分原因是1629年荷兰占领了尼德兰南部一些天主教地区。其余三分之一的人信仰新教,包括路德教、门诺教、再洗礼派和少量的犹太教徒”。②仅仅三分之一的信徒也许说明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当时荷兰的重要机关中的政治职位都必须要加尔文教徒来担任③,这不仅意味着“加尔文教徒”成为仕途的敲门砖,更重要的是,加尔文教徒掌控了荷兰的话语权。加尔文教认为世俗权力当为教会服务,因此与生活相关的、世俗的绘画也逐渐发展起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加尔文教虽然强调世俗生活,但由于后期的“宗教宽容”政策,宗教题材的绘画也依然存在,宗教题材中骷髅意义的变化不大,因此在本文中不再做详细的讨论。除了宗教,经济也成为影响荷兰绘画走向的重要因素,17世纪,伴随着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凭借着强大的海上贸易能力,荷兰的经济迅速发展,财富不再聚集在特权阶级手里,很大一部分的财富都流向了中产阶级的口袋里。17世纪的整个荷兰都在发光,用科西莫三世的话来说:“阿姆斯特丹的贸易规模远超世界其他任何城市……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把自己身上的每一分财富用于充实阿姆斯特丹的府库,把最■郑喆中国美术学院从象征到符号〔摘要〕骷髅在整个人类文化中与“死亡”如影随形,中世纪前后骷髅形象大量出现在宗教题材的绘画中。《圣经》中多次出现对骷髅地的记载,那是基督受难的地方,因此在《哀悼基督》《基督受难》等题材中常常会出现骷髅的形象。17世纪骷髅形象逐渐从宗教转向世俗,出现在静物画和肖像画题材中,在此之后,骷髅形象在绘画中逐渐从宗教转向生活,直到其象征性被解构,成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