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第1页第02讲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计算机辅助审计知识点5.3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一、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和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性要求,审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审计目标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但是,注册会计师必须更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和性质,因为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业务流程和控制的了解、审计工作的执行以及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性质都有直接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审计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对审计技术手段的影响;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对注册会计师的影响。(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从业务数据的具体处理过程到报表的输出都是由计算机按照程序指令完成,数据均保存在磁性介质上,从而会影响到审计线索,如数据存储介质、存取方式以及处理程序等。(2)对审计技术手段的影响注册会计师需要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有力的审计工具。(3)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现代审计技术中,注册会计师会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与评价,以此作为制定审计方案(综合性方案和实质性方案)和决定抽样范围的依据(预期控制运行有效,细节测试多采用审计抽样)。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的人工控制地更多地被自动控制所替代。控制的内容和形式手段等均发生了变化。(4)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信息化的会计系统中,各项会计事项均是由计算机按照程序进行自动处理的,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固有风险决定了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内容,包括对信息化系统的处理和相关控制功能的审查。比如,在审计账龄分析表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必须考虑其数据准确性以支持相关审计结论,因而需要对其基于系统的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进行考虑。(5)对注册会计师的影响信息技术在被审计单位的广泛应用要求注册会计师一定要具备相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注册会计师要成为知识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熟悉信息系统的应用技术、结构和运行原理,有必要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做出适当的评价。发生变化的:◆内部控制形式与内涵◆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方式◆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审计技术手段◆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和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内部控制的目标△人工控制的基本原理的实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进行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