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024年4月(总第262期)英语广场收稿日期:2023-11-22近三十年(1993—2022)国外英语重音感知实证研究综述□刘丽周卫京作者简介:刘丽,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周卫京,博士,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汉语音学、二语习得研究、ESP研究、赛珍珠研究。[摘要]本文对近三十年国外英语重音感知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态势上,文献产出数量在前三个五年处于萌芽阶段,后三个五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并在近五年达到最高峰;(2)研究方法上,国外研究仍主要采用传统听辨实验,而较少涉及眼动、脑电技术的使用,综合运用这些手段的研究也较少;(3)研究对象上,以非母语者为对象的研究在数量上远超过以母语者和两者混合为对象的研究;(4)研究内容上,该领域的研究广度尚可,但在影响因素领域的研究深度尚且不足,与听辨感知和重音声学线索的产出仍有一定差距。[关键词]英语重音感知;国际期刊论文;概览和分析[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10-0065-051研究背景重音是英语重要的韵律特征之一,是英语语言最显著的语音特征,其被认为是自然语流中的相对声强,且赋予音节一定程度的突出性。音强、音长、音高和元音性质是单词的四个声学特征(秦小怡,2007)。在语音产生和感知的过程中,相对于非重音音节,重音音节的声学特征也更具凸显性。产生凸显性的有四个主要因素:音强较强,持续时间较长,音高较高,以及元音音节更容易成为重读音节(Roach,2008:94—111)。重音不仅是说话者用于强调表达意图的最重要手段,更是听话者辨别词语或句子重音模式的重要方式。于词语而言,重音可用于指示其句法类别;于句子而言,重音可用于强调重要信息,以表达说话者意图和情感,同时帮助听者理解句子结构(Ladefogedetal.,2011:111—113)。英语作为重音自由语言,词缀、词的性质(如复合词)、音节数量和词类,甚至说话者的表达意图都可能使英语重音发生变化(Ghoshetal.,2021)。然而,二语学习者受到母语语言系统及学习经验和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重音分配与感知中可能存在学习困难,如重音位置错位、重音感知与产出模式不符合语言规则等,这会导致二语学习者在自然语流中的输入理解能力下降和输出的可懂性下降。近些年来,在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之下,对英语重音感知的研究也逐渐从独立的语音现象探究向与心理语言学和神经生理科学融合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