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张晓怡(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000)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学习任务群”的表述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向。而大单元教学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单篇精讲导致的知识传授碎片化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先简要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及意义,接着分析了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注意事项,最后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教师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设计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等理念,以及“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等教学建议。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单元教学的应用依据。近年来,“大单元教学”成为教师研究和实践的一个热点课题,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教师在组织大单元教学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包含了概念理解问题、学情把握问题、实践策略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经验、新课程标准、教学理论,就小学语文的大单元教学进行几点探讨。一、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及意义1.大单元教学的内涵(1)核心是系统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使教学更具系统性:①结构化———在内容、环节、步骤上体现结构特征,使整个单元有整体的框架和主线。②系统化———将内容、方法、步骤、资源、目标等要素整合到一个教学活动中。大单元教学以“大概念”(主题)为统领和主线。(2)“大”是指包容对大单元内涵的理解,是当下最普遍的问题之一。一些教师被“大”字所迷惑,认为大单元教学就是尽可能地将更多教学内容整合到一个教学单元中。有些教师更是打破教材结构,将两个甚至三个教材单元整编成一个教学单元———这是一种错误的操作,很容易使教学内容因缺少统一的主题而变得松散,而且单元体量变得过大,尾大不掉,难以掌控。实际上,大单元教学的“大”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学内容多,也不是跨教材单元重建内容结构,而是突出包容性,围绕教学主题、核心素养目标,按学生的需求拓展、整合更多的学习内容、资源、方法等。(3)坚持以学生为本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意义之一,是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素质教育需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