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教论坛1105基于数字技术的音乐类非遗传承进校园实施策略研究■刘洁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数字技术的音乐类非遗传承进校园实施策略。文章介绍了音乐类非遗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文化价值,强调了音乐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探讨了数字技术在音乐类非遗传承中的应用,包括数字化记录和存储、虚拟现实、互联网、数据分析和在线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音乐类非遗传承进校园的实施策略,包括教育课程的设计与整合、数字化资源库的建立与维护、跨学科合作与非遗项目推广、社区参与和合作,以及教育技术培训与支持。最后对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包括学习成果、社区参与、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和满意度。通过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将音乐类非遗传承融入校园教育中,促进音乐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关键词】音乐类非遗数字技术传承校园教育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1-0105-06音乐类非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许多音乐类非遗逐渐失传。为了保护和传承音乐类非遗,特别是将其融人校园教育,数字技术的应用成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数字技术的音乐类非遗传承进校园实施策略,探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有效地传承和保护音乐类非遗,同时培养新一代的音乐类非遗传承者。一、音乐类非遗的概念和重要性(一)音乐类非遗的定义和范围音乐类非遗,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涵盖广泛的文化领域,包含了各种音乐形式、演奏技巧、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项目名称:基于“三方通融”推进地方音乐非遗校园传承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D202102729。乐器制作、传统乐曲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遗产承载着民族、地域和历史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长期以来对音乐艺术的独特探索和创造。音乐类非遗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仅代表了一个文化的独特特征,还承载了人们的情感、信仰和生活方式,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音乐类非遗的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了各种音乐形式,从民间歌谣到宫廷音乐,从宗教音乐到庆典音乐,各种风格的音乐都在其中。音乐类非遗也涵盖了演奏技巧的传承,包括各种乐器的演奏技能以及传统的演奏方式和技巧,其技能通常需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此外,乐器制作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