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艺术理论美学视域下中国流行音乐的特性研究辽东学院/马晓红摘要: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从中国音乐史来看,中国流行音乐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特性受到了整个社会各种因素尤其是美学观念的影响,具有与世界其他地区流行音乐不同的审美思想和文化基础,不但给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以及受众的行为和观念带来了影响,还起到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新时代人文精神的作用。在包括音乐在内的中国流行文化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情况下,研究美学视域下中国流行音乐的特性,有利于认识并发挥好流行音乐的作用,对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的发展,对中国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美学视域中国流行音乐特性流行乐是十分重要的艺术形式,流行音乐文化与其他音乐文化相互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精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港台唱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陆流行音乐发展进程。20世纪在80年代,邓丽君、张国荣等港台歌手走红于海峡两岸,成为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的源泉,中国的流行音乐得以高速发展。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欧美流行音乐也进入到中国,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也渐渐与国际接轨,各种各样的唱法融入中国本土流行音乐之中。新一代的中国流行音乐人也与时俱进,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中融合欧美流行音乐元素,不仅与世界接轨,还形成了具有中国审美特色的流行音乐风格①。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发展意义(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审美形式多样化。流行音乐作品中最为凸显的魅力就是其多样性的风格特点。在中国的音乐流行乐坛中,有民族风格、传统风格等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并存,既有作曲家的原创作品又有根据原作品改编的流行特色音乐作品②。例如歌唱家杨鸿基用西方演唱种美声的唱法演绎通俗歌曲《再回首》、流行音乐代表歌手成方圆用通俗唱法诠释美声捷克的经典作品《月亮颂》、还有著名歌手与作曲家刘欢用传统京剧的行腔韵味去演唱《情怨》等,充分展示了中国流行音乐作品的多元化。审美对象的大众化。随着融媒体等新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流行音乐覆盖了中国所有年龄段的人,使流行音乐的潮流穿透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审美观念的阻碍,大众成为流行音乐的审美主体。进一步使流行音乐走进大众生活。促使各种形式的音乐尽可能地通俗化,以满足大众的音乐审美需求,使各类音乐作品从经典趋于世俗、高雅趋于通俗、传统趋于现代,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