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年2月第8卷第3期螺旋CT三维成像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分析邓秀玲(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影像科上海201308)【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60例,均在医联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行高频超声和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膝关节病变以及病变程度的检出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关节镜检出关节积液60处、滑膜改变66处、软骨改变68处、半月板变性65处、骨质改变71处、游离体59处;高频超声分别检出60处、56处、56处、54处、45处及53处;螺旋CT三维成像分别检出55处、58处、44处、44处、56处及55处,螺旋CT三维成像对骨质改变的检出率高于高频超声(P<0.05),对软骨改变和半月板改变的检出率低于高频超声(P<0.05),其余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诊断1级病变1例、2级病变24例、3级病变25例、4级病变10例。高频超声诊断1级1例,2级23例,3级26例,4级10例;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1级1例,2级25例,3级25例,4级9例;高频超声和螺旋CT三维成像对不同等级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和高频超声诊断各具优势,具体可根据临床实际选择。【关键词】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螺旋CT三维成像;高频超声【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3-0118-04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由老龄、劳损、肥胖、关节畸形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易发于中老年人群。相关调查显示约有1/10~1/3的45岁以上人群患有该疾病[1]。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关节肥大、畸形,膝关节活动后疼痛,甚至静息痛、膝关节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常用的诊断方式有MRI、高频超声及螺旋CT,其中MRI能多参数、多方位成像,且软组织分辨率高,对膝关节关节软骨、韧带、骨质等均能清晰显示,但价格昂贵,不作为首选[2];后者不易发现半月板变性撕裂、关节积液、软组织肿胀改变,容易漏诊[3]。高频超声能较好地分辨出软组织,任意改变检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