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艺术研究论双雪涛呈现创伤的艺术方法王旭瑛(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目的:近年来,以双雪涛、郑执、班宇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在文坛颇受关注,他们将目光聚焦特定人群,多描写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东北人民的奋斗和挣扎。其中双雪涛的作品令人瞩目,很受读者欢迎。文学作品是书写记录创伤的载体之一,文学与创伤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旨在研究双雪涛呈现创伤的艺术方法,探究其创伤书写中广阔的艺术空间。方法: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就双雪涛对东北故乡的创伤书写展开分析,从多样的叙述方式和文本之下的蕴含两个角度,探究作者呈现创伤的多种艺术手法,分析其如何再现时代与时节的寒冬中人物的经历与思考。结果:双雪涛并不高产,但始终坚持严肃文学的创作姿态,无论是其多样的叙述方式,还是文本之下的无穷蕴含,都让人们看到了“下岗潮”中的芸芸众生,看到了“共和国长子”的成就与牺牲。结论:双雪涛对故乡的创伤书写是成功的,表层通过悬念的设置与叙事留白,以及采用多个主体分别叙事造成视角转换,使作品呈现出悬而未决、时空跳跃之感;深层通过赋予东北故乡深厚内涵,以及赋予一草一木丰富的指涉意义,使作品达到内蕴丰厚、回味无穷之境。关键词:双雪涛;创伤书写;艺术方法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4-0022-03近年来,双雪涛的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并获得不错的口碑,如《刺杀小说家》《平原上的摩西》等。这与作者多元化的叙事技巧及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有直接关联,双雪涛的作品常给人以画面感,他善于用多种艺术方法,使那些在20世纪末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与生活抗争的人重新出现在读者面前。在他以故乡“东北—沈阳—铁西区—艳粉街”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中,人们或多或少都有着伤痛体验,那些经历与记忆成为人生理或心理的长久创伤,左右甚至决定了生活的走向。双雪涛从多个主题切入那段时光,追忆往昔,凭借独特的艺术手法在小说中细致描摹岁月大潮与潮头的朵朵浪花。在呈现一系列创伤记忆时,作者没有夹杂任何个人议论,而是将故事的沉重内涵隐藏在人物的言行甚至一些景致物件之中,让创伤记忆的呈现如同创伤记忆本身一样表现出不确定、跳跃、朦胧等特征。这在增强小说艺术性的同时,也让读者更易接受,读罢回味无穷。1…时空跳跃:多样的叙述方式人们面对改变总抱有矛盾的心理,往往在期待的同时隐隐忧虑。20世纪末故乡的大变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