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探究王敏(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杨屯镇高尚小学,山东聊城252800)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更加显现。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品位、认知水平和文学修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教师应努力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并将其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关联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本文阐述了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旨在为广大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围绕特定的主题而编排的,单元内的各部分内容均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这种联系,以整体性思维设计教学方案,将具有相同点的课文,以及优秀的课外读物整合在一起,进行集中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文本内容进行拓展训练,锻炼学生的多项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挖掘文本关联,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由于学习兴趣不高,自制力不强,一些小学生在学习时经常缺乏主动性。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还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教学工作的主线,将教学工作环环相扣地落实到位,使教学活动更具吸引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深入剖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入类似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对这些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在情节设置、语言运用、写作技巧、选题立意等方面的异同。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以教学《找春天》一文为例。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春季大自然的变化,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首先,教师在课文讲解完毕后,可以将《春燕归来》一文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然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张表格,其中包含描写对象及其特点、描写方法、中心思想等项目,引导学生基于对两篇文章的理解,进行对比分析,并填写表格。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找春天》以景物为描写对象,通过描绘孩子们“找春天”的情景,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春燕归来》以动物作为描写主体,通过描写春燕的习性,表达作者的思乡情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找出两篇文章的共同点,并说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