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课堂实践立足小学说理课堂,推动低年级数学深度学习苏佩华(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福建龙岩364000)【摘要】说理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相关教职人员立足于说理课堂理论基础,深刻把握构建低年级数学说理课堂的关键要素,从设定教学目标、搭建学科思维框架、实践应用以及个性化评测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低年级数学深度学习策略,以期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推动其未来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说理课堂;低年级数学;学科思维;深度学习【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1-0133-04【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1.041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注重表面的计算和记忆,缺少对于数学概念的实质理解。低年级数学深度学习策略强调通过提问、思辨和探索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旨在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并在早期阶段培养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立足小学说理课堂,推动低年级数学深度学习的实施,我们有望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学生,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一、说理课堂的理论基础(一)发展学生说理能力的理论基础1.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提供了对学生说理能力发展的认识和指导。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推理的转变(如图1所示)。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设计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说理任务和教学活动。图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语言发展理论语言发展是学生说理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认为语言是思维的推动力。通过社会交往和语言使用,学生逐渐习得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从而支持他们的说理能力发展(如图2所134课堂实践示)。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对话、讨论和合作,提供语言支持和丰富语言环境,促进学生的语言和说理能力的发展。图2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3.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关注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智力发展。例如,荷兰心理学家范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