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五育并举┆学生发展立德树人观念下初中音乐德育教学策略刘小燕(南平市建阳第二中学,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在学科育人的观念下,教师不仅需要重视专门的德育课程,也需要将德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为此,从“充分挖掘课本素材,培养相关品德”“充分落实学科融合,渗透德育素材”“结合相关互动活动,渗透相应品质”三个方面,对立德树人观念下初中音乐德育教学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音乐;德育教学;课本素材;学科融合;互动活动【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4-0070-03【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4.02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育人以立德为先,而在学科育人的观念下,教师需要积极将德育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而对美德的讲述和其中的故事也让其与德育有着相当多的交叉,这为教师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素材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教师应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将音乐教学与德育密切结合,在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一、充分挖掘课本素材,培养相关品德在学科育人观念的落实中,德育素材的渗透应当充分突出学科特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音乐教学中本身就有着一部分能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内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良好品德培养两个方面的要求,教师就需要充分挖掘课本素材,让学生体会其中优秀的品德,培养良好品质。(一)立足爱国歌曲,有效培养爱国品德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重要要求,是学生必须培养的品质。在初中教学中,让学生正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爱国品格和家国情怀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初中音乐课程中,有相当多以爱国为主题的音乐,在这些音乐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爱国品质本身就是音乐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课本素材,积极结合爱国歌曲,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歌曲中蕴含的爱国情感,在歌曲的欣赏和演唱中以情感共鸣切实培养学生爱国品质。例如,在《歌唱祖国》这一课教学中,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就可以展现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五星红旗下人们高歌向前、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展现了升旗仪式后,教师就可以播放《歌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