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卷第4期2023年8月水土保持通报Bulletin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Vol.43,No.4Aug.,2023收稿日期:2022-09-23修回日期:2022-11-24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赣粤闽地区丹霞地貌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岩相控制作用研究”(41772197)第一作者:周俊鑫(1998—),男(汉族),江西省宜黄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自然保护地与可持续发展。Email:2412121584@qq.com。通讯作者:黄志强(1975—),男(汉族),江西省宜黄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地与生态环境研究。Email:18771556@qq.com。江西省赣州市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时空特征及保护空缺周俊鑫1,2,蔡梅芳1,2,郭福生1,黄志强1,2,翟健程1,2(1.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2.东华理工大学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目的]明晰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时空格局并标识保护空缺区域,为地区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江西省赣州市为研究区,综合RUSLE模型、InVEST模型等生态评价方法和热点分析、叠加分析等分析工具,结合保护空缺理论,分析2000—2020年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时空演化特征,对比现有保护区域,标识潜在优先保护区。[结果]①赣州市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四周高中心低,极重要区集中分布在四周的罗霄山脉、九连山脉、武夷山脉和庾山山脉,多年平均土壤保持总量为8.46×108t。②水源涵养功能空间特征也表现为周高中低,极重要区集中分布在梅江流域、平江流域、贝岭水流域、犹江流域和桃江流域的上游及绵江流域和湘水流域东侧的武夷山脉,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213.48mm。③赣州市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显著的区域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对比现有自然保护地后标识保护空缺面积6155.54hm2,保护空缺区有几处较为明显且周边无保护地的集中分布区,分别位于兴国县北部、石城县东北部、瑞金市西北部和东南部、全南县中部、安远县东南部和寻乌县西部。[结论]气候因素、土地利用变化、地形地貌条件是影响赣州市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分异的重要因素,针对保护空缺区域和功能退化区域,应采取生态保护和修复策略。关键词: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时空特征;保护空缺;江西省赣州市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88X(2023)04-0413-08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参数:周俊鑫,蔡梅芳,郭福生,等.江西省赣州市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时空特征及保护空缺[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4):413-420.DOI:10.13961/j.cnki.stbctb.2023.04.047;ZhouJunxin,CaiMeifang,GuoFusheng,etal.Spa...